最高规格平版制版员工种全国决赛进入实
2023/11/20 来源:不详人民网上海4月11日电4月10日,第八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平版制版员工种全国决赛在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青浦校区火热开启,这也是第八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首场全国决赛。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国家一类职业技能竞赛,是印刷行业规格最高、参与人员最多、覆盖面最广、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牌赛事,为人才提供技能展示平台、为教学改革提供持续动力。今天,在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青浦校区的赛场,来自全国28省余家印刷出版单位和院校的名选手,正在紧锣密鼓地投身到实操竞赛中,以精湛技能展现着各自风采。考核机制再升级: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选拔提供舞台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是国家一类职业技能竞赛,是印刷行业规格最高、参与人员最多、覆盖面最广、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牌赛事。优质的平台,鼓舞着全国一批又一批技能人才相汇于此、论剑华山。在11日实操比赛的前一天,平版制版员工种全国决赛的选手们已经完成了理论考试。为期两日的“理论+实践”项目,给所有选手带来了“全方位”的考察。据了解,今年的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平版制版员工种全国决赛命题方式与往年稍有不同:往年,理论考试采用历届国赛题库抽题考核,实操采用国赛实操模块中单页海报设计模块考核,即采用固定题库;今年赛事取消固定题库,施行开放考核,这对选手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自江苏凤凰制版有限公司的吕玲介绍,完成了两天的赛事,她认为此次比赛题目让人耳目一新,对自己来说具有较高的挑战性。“我们遇到了类型与训练期间完全不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补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足,激发了我们今后持续学习、持续研究、持续提升的动力。”来自湖南都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朱晚秋是学生组选手之一。对她来说,这场赛事是继学校、企业之外的又一种“课堂”。“这次比赛要求我们对课堂知识融会贯通,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对我的创新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破题库的桎梏,要求选手灵活应用技能和本领解决真实问题,更符合现实的职业环境对人才的要求,是新时代对职业人才要求的缩影。对此,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彬提到,中国智造需要创新发展,创新发展需要创新人才,这就要求人才必须与技术创新、工艺改造、产业优化升级相适应。从“题库模式”到“开放考核”,蕴含着大赛对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导向:开放思想、创新发展,具备敢于直面挑战的勇气和精神。“总体来说,今年的赛事将考核范围延伸到出版印刷的全产业链,要求选手具备更‘精’的能力、更‘广’的视野、更丰富的实操经验。另一方面,不断适应新技术,升级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今天的产业、行业乃至职业教育必须承载的能力。”体制创新、课程创新、模式创新,共育适应未来的创新人才对创新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命题方式的改变,也体现在国家持续鼓励职业技能人才要对标世赛、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强化与国际技能领域的交流合作等要求。当创新愈发成为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刚需”,职业院校要如何激发创新活力?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彬首先提到了协办比赛的三重意义。他谈到,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印刷术的发源地,在上海举办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是响应中国近现代出版业、赓续红色资源文化之旅的一次盛举;其次,青浦处于长三角中心区域,比赛有利于推动长三角印刷业发展;赛事彰显着上海形象,为全国职业人才走近上海、了解上海文化提供了平台,是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重要“窗口”。作为赛事协办方,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在发展中提出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创思创行”。一方面是体制创新。当单薄的、传统的育人模式不再能支撑综合人才培养的需求,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一轴两翼式”职教管理新模式:以学历教育为“主轴”,以职后教育和行业检测服务为“两翼”,即立足于培养中高职贯通人才的职教学历教育,也承担行业培训的职后教育以及质检站的行业检测服务,以此协同互补、共荣共生。另一方面,是课程创新。办校60余年,学校既铭记“铅与火”,也追随“光与电”,紧随行业转型,敏锐把握产教融合的发展与创新。近年来,学校的合作企业从传统印刷企业、广告公司,转向数字出版、出版商务、艺术设计、包装创意与设计、智能印刷企业等新型领域。这些龙头企业都与学校在专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实习实训、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主体作用。此外,学校也